2025年福建公务员考试行测知识判断综合常识汇编
诺贝尔奖有关常识:
1.诺贝尔是什么国家的?诺贝尔奖是以诺贝尔名字命名,他是瑞典化学家。
2.诺贝尔创造的是火药还是炸药?当然不是火药,火药是国内的四大创造,诺贝尔创造的是炸药,历经千辛万苦,借助硝化甘油制造出现代炸药,并因此专利成为瑞典首富。
3.为什么要设立这样奖项?诺贝尔创造炸药的初衷是想造福人类,用于工矿爆破等,但不想却应用到战争,成为杀人利器。虽获得巨额财富,心中不安,加之无子嗣,其在马上辞世之际,诺贝尔立下了遗嘱:“请将我的财产变做基金,每年用这个基金的利息作为奖金,奖励那些在前一年度为人类做出好的贡献的人。”
4.诺贝尔有什么奖项?诺贝尔奖初分设物理、化学、生理学或医学、文学、和平五个奖项,于1901年初次颁发。
1968年,瑞典国家银行在成立300周年之际,捐出大额资金给诺贝尔基金,增设“瑞典国家银行纪念诺贝尔经济科学奖”该奖于1969年初次颁发,大家习惯上称这个额外的奖项为诺贝尔经济学奖。这也是一个诺贝尔自己都不了解的奖项。
5.诺贝尔为什么没数学奖?传言说诺贝尔有一个比他小13岁的女朋友,但她后来和一位数学家私奔了,这件事让诺贝尔大受刺激,他从此不谈婚嫁,直到生命的尽头仍是个单身汉。也正是由于这件事,诺贝尔在设立诺贝尔奖时毫不客气把数学排除在外。当然,这只不过子虚乌有些传言。事实上诺贝尔忽略数学是受他所处的年代和他的科学观的影响。
19世纪下半世纪,化学范围的研究一般无需高等数学,他本人根本没办法预见到数学在推进科学进步上所起到的巨大用途,因此忽略了设立诺贝尔数学奖。
6.现在有几个中国人获得过诺贝尔奖?的确,中国人有比较深的诺贝尔情结,获此奖项者屈指可数。
2025年,莫言,凭着《红高粱家族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,202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,奖励其主导发现的青蒿素对于治疗疟疾的贡献。但,绝对不能忘记另一位大名鼎鼎的老先生,杨振宁先生早在1957年就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,只不过在1962年加入美国国籍,长久以来一直以美籍华人身份出目前公众视线,但其在2025年宣布舍弃美国国籍,随后加入中国国籍,所以他是实质第一个获得诺奖的中国人。
2025年福建公务员考试行测知识判断综合常识汇编
书证与物证:
1、书证是指以其内容来证明待证事实的有关状况的文字材料。但凡以文字来记载人的思想和行为与使用各种符号、图案来表达人的思想,其内容对待证事实具备证明用途的物品都是书证。比如:在一块故意杀人的案件中发现犯罪嫌疑人遗留在犯罪现场的日记,其中记载了犯罪的全过程与犯罪后的感想。此时是以日记中记载的内容和反映的思想来证明待证事实,该日记本为书证。应该注意的是:
1.虽然书证是以物质为载体的,但书证不是特殊的物证,只能称之为实物类证据。
2.并不是只须是白纸黑字反映思想且与案件有关的证据就肯定是书证。比如,证人将自己所见的案发经过写成书面文件。虽然也以记载的内容和反映的思想作为证据,但这样的情况是《刑事诉讼法》中规定的法定证据类型之一,证人证言。
2、物证是指可以证明案件真实状况的所有物品痕迹。其特征是以物品的外部特点、物质属性与它所处的地方,来反映肯定的案件事实。比如:在一块故意杀人的案件中发现的一本沾满被害人血迹的日记本。此时是以日记本本身的物质属性来证明待证事实的,该日记本为物证。
值得注意的是,物证和书证并不是两种相互排斥的证据类型,比如在一块走私**物品的案件中,侦查机关查获的很多**书本,该批**书本本身是走私物品,可作为物证;同时书本内记载的内容和反映的思想可以证明该物品为**物品,可作为书证。故在这种案件中“书本”既是书证,也是物证。
物证和书证的区别不可以简单靠记忆类型去判断。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题干,找出待证事实,看此时是以物品本身的物质属性、所处地方、外部特点还是以其所记载的内容、反映的思想来证明待证事实。“被犯罪嫌疑人遗留在现场的一本日记”是书证还是物证也就有了答案。